自幼體弱多病,幼童時期一個月大概感冒兩三次,

跑診所、吃藥是家常便飯,

要不咳嗽,要不流鼻涕,要不發燒,偶爾肚子疼,

成年之後習武,儘管毫無天份,

但天可憐見,讓吾人的體質有了轉變。

 

長大後比較常接觸傷科醫師、整復師,

近年有感於年紀漸長,也到中醫診所調理身體。

 

身為一個身體還算健康,有一些長年小病痛的患者,

近期有一點就醫的感觸及心得,

何謂良醫? 大家都想遇到良醫,讓病痛及早康復。

 

對我來說,良醫不見得要有廣大的感知、神通力,

也不一定要只靠火眼金睛就能鐵口直斷,

或一搭脈就能看透人的身心。

 

除了最基本的本科醫療常識之外,

吾人淺見以為,首先要有一顆關懷病人的心。

在診間的幾分鐘裡,敏感的病人可以感覺得到醫者對於病患的態度。

 

透過詢問病患的生活經歷,望聞問切,抽絲剝繭找出可能的病因,

能夠理解病患的憂慮,以專業知識的力量來安撫病患的心情。

也許只是一兩句建議或解析,就能達到這種效果。

 

有些醫師喜歡透過炫技或誇張言語來彰顯自己的能力,

這並非不可,但前提是,這樣的態度,

不能凌駕當初懸壺濟世的心。

 

就調理身體方面來說,

或者,有些醫師會將病患的狀況做悲觀或嚴重的解讀,

但是卻未曾仔細詢問病人的生活起居及平日參與的活動,

單靠主觀或感知判定患者的病況,吾人認為亦可能有缺漏,

甚至會對病患的心情造成負面影響,於我而言,

此類醫生再怎麼遠近馳名、法力高強,我皆會放棄接觸。

 

兒時看過幾位中西醫師,

大多是靠著自修或求教於醫院的著名醫師,

他們有一共通點,就是一顆平靜的心與溫和的話語,

能在短時間內從病患口中獲得所需資訊。

近年遇到幾位年齡相仿的醫師,也大都(並非全部)有類似的特質。

 

近期與家人到附近聯合中醫診所貼三伏貼,

走進診所,白色的空間,很傳統的醫院感,

有時候流露一種蕭索的感覺(其實陸續都有病患啦!)

醫師的辦公空間不算大,有著類似公家機關的座位隔層。

 

隨手選了一名女醫師,

原本很抗拒給不認識的醫師看診,

但她對僅是來貼三伏貼的民眾很細心關懷,

讓原本只是來貼個藥丸的我突然有點感動。

對於來看診的病患,

她有一種舊時代跟鄰居打招呼的親切,

這種類似大媽(非八卦長舌型大媽)的親切感是模仿不來的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掃地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