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綠的生豆,產地來自不同國家,

外表看似差不多,口感卻很不一樣,

同一支豆子,烘得深一點、淺一點,味道就不同了,

水溫的不同、粉水比的差異,手沖、虹吸或者冷泡、冰滴,

都讓咖啡呈現不同的樣貌。

 

咖啡好喝與否,其實很主觀,有些人喜歡油脂度高、酸度低的咖啡,

有些偏好明亮卻不刺口的果酸。

 

一包又一包的生豆,像一個小小的package,

象徵著人生一個又一個面臨的選擇與難題,

千變萬化,教人摸不著頭緒,

唯有研究及經驗累積,能增加判斷力與烘焙能力。

 

近期烘的豆子,

明亮酸中帶點茶感,似乎可以再將酸修飾得美些,

猶如稜角尚未完全磨得圓滑的石頭,

用力握在手心難免有一點刺痛。

 

有一次不小心烘得太深,犧牲了宜人的果香味,

只剩下深厚的味道,

猶如年輕的皮囊配上蒼老的心境,

一種接近死寂的平靜無波。

 

如何烘出該產地、該地區咖啡豆最美的風味?

如何行走於中道之中不偏不倚?

且耐心且走且看,讓星光指引,在漆黑的路上照出一片銀白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掃地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