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顆(大致)照著老師食譜的歐包,得來不易。
過去只做家常菜、偶爾做點中式小點心,
在下,從來沒做出過一顆正常(成功)的麵包,
(亂做一通,都是很像粿或饅頭的東西)。
不是麵包控(甚至因為曾有好幾年的早餐都是麵包,而對麵包失去興趣),
缺乏動力,但我喜歡某家餐廳的法國麵包,簡單美味。
動手做歐包的契機是買了一本日本作者寫的麵包書,
提到可以用野生酵母做麵包,野生酵母引起我的興趣,
但其實完全沒概念要如何做麵包,照著書做的結果是悲劇,
連鳳梨不宜拿來培養酵母液都不曉得,所以那次的麵團很快就潰不成軍XD
後來臉書跳出加入野酵麵包慢慢發(wild yeast bread)社團,
好奇之下加入,發現有很詳細的解說,
老師以及許多成員不藏私地分享及建議,
裡面高手輩出,有時真讓人自慚形穢~
本著一顆不服輸的心,(畢竟之前做過幾顆可怕的麵包讓我信心全失)
把老師提供的資料印出來慢慢讀,
從培養酵母液開始,期間發生過長霉、味道奇怪等情形,
這次使用冰箱冷凍的檸檬+少許蜂蜜製作酵母液,
搭配少量同時間製作的芒果酵母液(芒果版的發酵比較弱,只取少量)。
第一次餵養,長大的速度較慢
第二次餵養,速度加快許多
[製作概況] 主要按照野酵麵包慢慢發臉書社團黃國琳老師配方
110g酵種 (第二次餵養後即拿來做麵包)
130g水(其中55g為蜂蜜水,75g為這次用不完、培養的酵母液)
240g高筋麵粉
橄欖油少許
配備:烤盤上面鋪烘焙紙
鹽巴加得有點太少,發酵時才發現,已來不及XD
---------------------
基發約1.5小時左右(無精確計算時間)
後發約45分鐘~1小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因為怕沒成功,加上想比較不同狀態的包有無差異,
基發之後切成2顆包,
1顆常溫繼續發酵,以230度烘烤35分鐘左右,
但因當時有要事,時間到沒有馬上取出,
外皮較硬,底部微焦,所幸內部柔軟。
另1顆放冷藏,12小時後取出,靜置2小時後烘烤,
230度烘烤20分鐘,215度烘烤15分鐘
(家裡的烤箱,200~240度之間只有一格,所以溫度是大概抓的),
皮不像前一顆那麼硬了,內部組織柔軟微濕潤,只是底部仍然微焦。
[心得]
非常感謝社團的黃老師無私分享資料,
讓我這烘焙新手、苦手得以從中慢慢獲取製作野生酵母麵包的知識。
很佩服許多人能隨心所欲做出美麗的麵包,
製作麵包對我來說很不容易,
因為,我雖喜歡手作,這卻是我很陌生的領域,
更不用說加入野生酵母這個變數。
躊躇一陣子,邁出第一步,好好讀資料、動手操作,
切開麵包的那一刻,有一種欣慰的感動,
淡淡的檸檬香、不夠完美的外型,
家人使用電鍋餘溫加熱後,再拿到金屬鍋小火加熱,
不得不老王賣瓜地覺得還不錯吃:P